今天是: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特色栏目 > 水文化 > 正文

南阳水文化

发布时间:2017-09-14 来源:28365365手机登录 阅读次数: 【字体:

      南阳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水资源丰富,是我国江河淮三大流域携手之处。境内丹、唐、白、淮、湍、刁等河流纵贯交错,自东、西、北三面环山下泻,润泽肥沃开阔的盆中平原,然后南流出境,自然气候条件可谓“得天独厚”。
  南阳水运交通发达、物华天宝、景色宜人,灌溉农业条件优越,膏腴沃野,引发河系两岸集镇贸易发达,经济文化繁荣,招徕豫、鄂、陕、山、江、浙、川商贾如云,史上曾被誉为“氵育流锦带”(氵育水:古河名,现称白河)。
  厚重的水利文化
  南阳是远古中华大地开发较早的一个地方。据《水经注》载:舜时,辅佐大禹治水有功的伯益,在治水实践中发明了凿井技术(见《世本·作篇》),被封于吕(今南阳城西)。“地下水”的利用,使南阳的先民较早离开狭窄、低洼和潮湿的河谷地区,向更广阔的平原高地拓展。
  到了东汉时期,南阳人“科圣”张衡发明了漏水转“浑天仪”,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利用“水能水力”推动而自行运转的天文仪器。这个发明使我们的先人探索宇宙有了可能,并成为后世天文钟的起源。那个时期,南阳太守杜诗还创造了著名的水排。“造作水排,铸为农器,用力少,见功多,百姓便之”。水排是卧式或立式水轮,利用水能带动皮囊鼓风的机械装置。东汉到魏晋时期,水力鼓风冶铁——水排,以及谷物加工的水磨、水碓、水转连磨、水击面罗、水砻、水碾、水转纺车等水力机械普遍推广。我国的水排技术,比欧洲类似机械装置要早1200多年,欧洲人在14世纪才炼出生铁,而南阳的宛城瓦房庄汉代冶铸遗址考古发现证明,我国在汉代已开始采用水力鼓风技术来炼铁。水排的发明,为我国古代水能利用和现代水电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在水工建筑技术上,古代南阳首创了渠系交叉建筑物——渡槽。隋、唐时期,赵渠为了灌溉,曾在唐河干流上修建了一座渡槽,有“飞渠过唐河”的记载(见《唐县志》);另有《宋会要稿·食货》记载:宋代宋神宗时期,在地方官陈世修主持下,“于唐州石桥南北岸叠石为马头,造虹桥,架过河道,引水入东邵渠,使二百里以内的农田遍获水利”,这个工程技术原理也是现在的渡槽。
  时至近代,南阳的水文化发展更是传奇多彩。由于南阳地处河南省偏远的西南部,偏安一隅,为规避日本侵略军战火,当时的国民党河南省政府迁驻南阳盆地。陆续随迁的还有国立河南大学、国立黄河水利专科学校、国立信阳师范学校等30余所高校,时间长达七年之久。这些学校在南阳招生办学,师生人数保持在两万多人。先进的思想理念和新技术知识,熏陶、启迪了南阳民众,带来了文化教育的繁荣,提高了南阳社会的文化底蕴。这时期,建成了著名的别公堰灌区,建造了河南省有史以来的第一座水力发电站(莲花寺岗水电站)和当时十分罕见的大跨度钢筋砼公路桥(湍河洋灰桥)。尽管是战乱时期,百业俱废,但南阳盆地的水利事业相比全省其他地区却是小有成绩的。
  传奇的水运交通史
  历史上的南阳是国内重要都会,与“舟楫之便、水运之利”密切相关。其境内发达的水系河流,可谓“黄金水道”。据《尚书·禹贡》记载:唐、白河早在夏、商时代就是荆州地区向王室交纳田赋的贡道,其走向是“浮于江、沱、潜、汉,逾于洛,至于南河”。即经长江入夏水,转入潜江县的东荆河,进入汉水,溯汉水经白河北上到达南阳,然后借陆运转运,再下洛水入黄河而至帝都“南河”(今三门峡地区黄河北岸)。
  秦、汉时期,南阳已成为全国较大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,方城县的广阳大枣在汉代不仅列入皇家享用的“贡枣”,而且常通过水运由唐河航运远销湖广。隋、唐时期,江南槽粮除利用大运河北运之外,长江中游一带仍以汉江水运为主,经丹江与关中相通,经唐、白河而沟通中原。唐代的南阳槽粮即通过唐、白河入汉江,再逆流经丹江拉纤西运陕南,尔后由陆运至西安。
  宋、元、明时期,丹江、唐、白河仍是中原和江南诸州联系的通道。南阳的赊店镇、源潭镇、瓦店镇、新甸铺镇、荆紫关镇等沿河集镇都是水旱大码头,十分繁忙。
  清代的南阳,是豫西南的商贸中心。南方各省的物资通过唐、白河运抵南阳,北方中原各地(包括陕、晋)部分物资也由唐、白河的水运而汇集南阳,唐、白河成为南阳运输的重要通道。清光绪年间,新修《南阳县志》(卷三)记载“唐、泌之间的赊旗镇,豫南巨镇也,南船北马,总集百货,尤多秦盐、茶。咸丰三年兴榷关(即关税),其市岁税常巨万。”同卷中又称“县南六十里之瓦店”,或曰“汉水之小长安也”,地濒氵育水,民习舟楫帆樯,出入时有盈余。
  民国时期,中原地区公路、铁路尚不发达。加上战争破坏,唐、白河水运仍是南北交通和货运的主要手段沿河两岸经贸保持繁荣。唐河水道上被誉称为“小汉口”的赊旗镇商业人口就有近二十万,每天进出沿河码头的商船多达二百余艘,大型帆船还可上航至唐河县源潭镇。
  南水北调谱新篇
  山移湖来,沧海桑田。如今南阳社会已发展至高速公路、铁路和航空运输四通八达。全天候、高效快捷的交通运输能力,甚至可以直达世界各地。内河水运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,人们只能在前辈怀旧的思绪中、在地方志书中去寻觅昔日南阳版“清明上河图”之辉煌但这些水运文化珍贵、精神作用巨大。
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南阳值得特别书写的一笔。 早在我国北宋时期,南阳就做了“南水北调”工程尝试。公元978年,宋太宗诏令征发唐、邓、汝、颖、许、蔡、陈、郑等中原诸州的民工及官兵约10万之众,开凿“襄汉漕渠”。该漕渠首段在湖北省境内,中段在河南省南阳地区,试图在南阳的夏商铺一带,筑坝置堰,引水北上,越过方城垭口,经石塘、沙河、蔡河、睢河抵达京师汴京。这样,即可沟通长江、汉水与黄河、淮河的联系,增强襄阳荆州、川湘和汴京的联网漕运。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落后,工程未能成功,但其意义十分巨大。
  1952年,在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河时提出“南方水多,北方水少,如有可能,借一点来是可以的”的同时,中央决定要搞跨流域“南水北调”工程,毛泽东主席还委托周恩来总理转告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同志们,要读点“宋史”,要扩大对汉水流域的搜索比较。在以后的查勘中,在汉江和淮河流域分水岭的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之间查明,有一处低而平坦的垭口,称作方城缺口。在汉江丹江口建水库自流引水,经南阳盆地平原由方城缺口进入淮河流域,然后向东北经许昌等地在郑州附近入黄河到京津的线路最为理想。这与北宋开凿的“襄汉漕渠”线路基本一致,这便是“中国南水北调工程”中线一期工程。千里水渠始于南阳。中线总干渠从淅川县陶岔村渠首到北京全长1277公里,南阳就占了185.5公里。
  时代选择了南阳,国家选择了南阳。随着丹江清水迢迢奔流北上,南阳的使命,将与生态、治污、环保、绿色永远紧紧联系在一起,为中国梦的实现源源不断地输送万顷碧波。

网站首页 | 水利概况 | 工作动态 | 组织机构 | 信息公开 | 党务政务公开 | 水利专题 | 公共服务 | 互动交流 | 政策法规

联系信箱:nysl@hnsl.gov.cn 电话:0377-63132630

技术支持:南阳创想网络有限公司

豫公网安备 41130302000018号 备案序号:豫ICP备05017951号 网站标示码:4113000034


访问统计: